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流程如下(以收购海外非上市公司的资产或股权为例): 1. 确定并购项目 确定海外并购的目标资产或目标公司,这是整个项目的前提和开端。在这个阶段,国内收购方需要: (1) 派出专业市场调查团队,选择优秀的境外项目,并就最终选定的项目从商务角度进行论证,直至确定并购目标; (2) 确定并购目标后,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分析该项目出卖的原因,卖方为什么打算退出和转让,是因为市场原因、财务问题、内部整合需要切割掉非主营业务、还是欲出售的项目自身有什么重大问题。了解清楚这些之后,才能在随后的项目接洽过程中掌握主动; (3) 该阶段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与海外卖方接触以了解该项目的基本信息及交易模式等程序性的细节。 2. 组建海外并购团队 实务中,我们遇到不少国内委托人会问“海外并购项目中,应该在哪一个阶段聘请律师?”我们的回答一般是“越早越好”,甚至是在前期的境外项目选择阶段,律师(本文专指海外并购律师)也可以从法律风险角度为公司的决策把关。 一个专业的海外并购团队,一般要包括公司内部团队(涵盖决策层、技术、商务等部门)、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3. 与海外卖方签署框架性文件 境内外买卖双方就交易达成初步一致意见之后,需要签署初期法律文件,主要有:保密协议、谅解备忘录(MOU)、意向书(Letter of Intent)等先期文件。 实务中,这些框架性文件中一般都有如下条款: “双方在此确认,本意向书中的条款,除保密条款、争议解决条款外,对双方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签署初期框架协议是并购项目正式启动的标志。 4. 尽职调查 前面保密协议签署后,境外卖方一般会向国内买方开放资料室,买方并购团队开始初次尽职调查,然后根据第一轮尽职调查的结果向境外卖方初次报价;然后,境外卖方会选择部分潜在买家进入第二轮,选中的潜在买家进行第二轮的深入尽职调查,然后再次向卖方报价。有的大型海外并购项目,尽职调查可能还要有第三轮甚至第四轮,但考虑到很多并购项目的境外卖方都不会给出很长的时间让你去调查深挖,大多数并购都是两轮尽调。 5. 法律文件 根据尽调获得的信息,以及期间与国外卖方的多轮谈判,双方就一些基本条款达成一致后,开始准备法律文件。然后双方可能对法律文件进行多个回合的修订,对其中关键内容进行多轮谈判、协商,最终双方敲定最终文本。 6. 内部批准程序及合同签字 确定了最终交易文本后,国内公司需要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走内部董事会/股东会批准程序,有些国内公司还需要再走投资着、债权人等第三方同意程序(若其与该第三方有先期合同约定的话)。 完整走完上述内部程序后,就可以签署交易相关的法律文件。 7. 国内政府审批 交易双方签字盖章后的法律文件,接下来需要提交国内审批机构进行核准或备案,一般指的是发改和商委,当然国有企业还需要经过国资委审批,特定行业比如证券、保险等还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 顺利拿到上述审批文件后,接下来就可以办理外汇登记(当地银行办理),然后资金顺利出境。 8. 项目交割 上述审批走完,满足法律文件约定的项目交割条件之后,双方即可办理交割:国内买方付款、国外卖方协助办理资产过户或股权变更登记等。 |
劳动仲裁的流程
被公司辞退 需要填离职申请吗?